八字天干与地支的作用

八字天干地支分别代表什么

八字天干代表天,地支代表地,地支中藏干是人元,代表人,是天地人三式论命法则,
八字以日干为太极论个人命运,日干代表自己,日支代表配偶,其它天干主外,代表外五行对应的人或事,
如甲木代表头,地支主内,代表腹脏,如已火代表心脏。

八字看天干还是地支 天干气轻地支沉稳皆重要

根据命运的发展可以知道,八字被分为了十种天干和十二种地支,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四柱八字,也就会对应某一类天干和地支的组合。从这个组合是可以测出命主的命格归属的。那么在命运学当中,是天干比较重要还是地支比较重要呢?来一起做个论证吧。

二者同样重要

对于八字命运来说,天干和地支都是同样重要的,不可以忽略。如果只注重其中的一种的话,那就无法真正推断一个人的命格,也无法真正知道这个人的具体运势到底会如何,这样无疑是特别不好的,所以一定要天干和地支都同样重要地看待才行,这样去分析命理才是最正确的。

地支较为沉稳

在相关的命运学当中,其实地支一般都是比较沉稳的,也就是说力比较大,一个人的八字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沉稳的地支,这样才具备承载之力,具备承载之力的话就可以使得这个人的运势得到提升了,这样产生的运势影响无疑是特别好的,效果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八字天干气轻

针对于天干来说,其实一般都是不具备沉稳之前的,是属于比较气轻的类型,当然,天干之所以气轻,并不是比不过地支,只是因为和地支根本就是不同类型。所以其实天干对胡一个人的运势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注意天干,对运势的发展是不利的。

天干和地支的区分

在命运学当中,因为地支主沉稳,但是也不代表天干就不重要了。因为八字里面的天干虽然气轻,但是地支也必须要有承载之物,才能够使得自己的作用得到发挥。而天干一般都是承载在地支上的,这两者相辅而成,对于整体的运势能够产生很都是对的影响。在八字里面有这一个说法,就是运行十载数,上下五年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的运势,上面五年是被天干影响的,下面五年被地支影响,隔十年一个循环,每隔十年,又重新被天干影响五年,五年之后被地支影响五年,所以上下五年来区分的。

八字天干与地支的相互关系如何?如何组合排列

;     八字天干与地支的相互关系如何?所谓天干的由来是古人通过观察,日月和五星不断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大地上的气息,由五星和日月运动产生的气候。而地支是由于二十八星宿划分而来。天干地支里面阴阳和五行思想,两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构成八字命盘。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天干与地支如何组合排列的相关内容吧!

一、的相互关系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关系:天干与地支两者相互依存,彼此关系就像是阳与阴的关系,天干为阳,而地支为阴,表示人的表露,外倾,而地支为阴,含蓄内敛,潜藏。所以,灭干时候必须借助地支而扎根与得气;地支则需要借助天干透出用事。
二、八字天干与地支如何组合排列
      天干与地支组合排列即得出六十甲子,即为六十花甲子,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合而成,其组合排列的规律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在此,我们可以在脑子中想一个表格,首横行是十天干,而首竖列是十二地支,然后将然后将天干冠首和地支搭配,就可以得到六十个组合,即为六十甲子。在六甲子中,第一个组合是甲子,其由来便是取天干甲和地支子组合。又譬如戊申是取天干戊和地支申组合而来,壬戌是取天干壬和地支戌组合而来,癸卯是取天干癸和地支卯组合而来。
      以上是本期整理推荐天干与地支的相互关系天干与地支如何组合排列的相关内容。天干地支最初是用以记录万事万物和宇宙气象之间关联的一种密码,而后随着时间变化,其实用性更大,作用更广。
看八字命格可点击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更多相关测试

八字天干地支哪个重要

同样重要干地支简称为“干支”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互联叫做
“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天在上主明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地支为暗,主隐藏的东西,一般主内部阴性的社会属性。
天干有十个字,依次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个字,依次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原始意义,1.天干(甲)为纯阳之木,为高大
乔木。为栋梁之才,甲木之人形貌高大雄壮,威武坚强,大方仁义,(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木为阴木,为花草藤萝之木,性质柔软,形貌苗条秀
丽,性情温和多情。(丙)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丁)丁为烛光之火,柔和可爱,也有如星星之光一样闪烁迷人。丁火日干的人外在柔弱
内心热烈,心思迅速敏捷,富有创意。(戊)戊土为堤防之土,坚固厚重,安定冷静,既中且正,万物都依靠他而得以生长和收藏,(己)己土为田园之土,中正蓄
藏,卑湿温和,怀纳水生金之德,有忍让涵养之性;坤土载德,能栽木藏水,(庚)庚为峰利的刀剑之金,庚金带煞,刚健为最,性情刚直不屈,办事刚毅果断,为
人公正,正义凛然,(辛)辛金为首饰之金,精致而怡人。外在柔软,温和多情,内在固执,唯美而清高。(壬)壬水为江河之水,浩浩荡荡,奔波向前,坦然大
胆,敢说敢做,智聪灵敏。(癸)癸水为雨露之水,寄生于树林之中,有濡养万物的性情,他们阴沉静弱,谦虚谨慎,内敛多思,2.地支(子)子为墨池。子在正
北方,属水,色象墨,故有墨池之象。(丑)丑为柳岸。丑中有水有金,为金库,己土止水故谓柳岸。(寅)寅为广谷。寅乃艮方,艮为山,戊土长生于是而广谷之
义演也,五行为木对应甲,四大长生之一,(卯)卯为琼林。卯系乙木,居位正东,于时为仲春,万物生焉,色若琅之青,故曰琼林。(巳)巳为大驿。大驿者,人
烟凑集,道路通达之地。巳中有丙火戊土,是其象也,又巳前有午马,故曰大驿。五行为火。(午)午为烽堠。午正位于南,属火、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
开始萌生。(未)未为花园。卯乃木旺,自成林麓;未乃木库,五行为土。(申)申宫壬水生,又与艮山对,是水绕山环也。申为名都。坤为地,其体无疆。(酉)
酉为寺钟。酉属金,位近戍亥,戍亥者,天门也。(戌)戌为烧原。戌月在九秋,草木尽萎,田家焚烧而耕,又戌属土,是以称名烧原,为火之墓库。(亥)亥为悬
河。天河之水,奔流不回,故曰悬河,亥即天门,亥为马星四大长生之一。 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
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
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地干十二支分别代表什么

需要说明一下,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配合,依次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这就是六十甲子,用来纪年,同时也可以纪月日时,每年12个月,正月为寅月,每天12个时辰,23时到次日1时为子时(所以半夜叫子夜,中午叫中午,小时比时辰段,所以叫小时)。年月日时,每一部分都用干支表示,就是八个字,你出生的时辰用干支写出来,就是你的八字。
为什么八字能算命呢?因为干支在古代与五行联系到了一起,比如东方甲乙木。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所以五方、五色、四季、五脏六腑等等都会与五行有所关联,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一定是与阴阳或八卦联系上了。只要对应上了阴阳五行八卦,就能卜算了。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民间主要用于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而干支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 。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前人有云:“天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可见称为干支的原始用意。
由于天干地支的意义均来自于树木,所以他们的原始字义也被人们赋予了生动的说法。
干者犹树之干也。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阴阳交相愕而仵,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天干和地支有什么意义吗

天干地支原始意义,有这样有趣的说法:
1、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起先,我们祖先仅是用天干来记日,因为每月天数是以日进位的;用地支来记月,因为一年十位个月,正好用十位地支来相配。可是随之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记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如《尚书。顾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择。甲子,王乃洮颂水,相被冕服,凭玉几”的记载,意思是说,四月初,王的身体很不舒服。甲子这一天,王才沐发洗脸,太仆为王穿上礼服,王依在玉几上坐着。后来,干支记日的办法就被渐渐引进了记年,记月和记时了。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