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心理测试评估

如果一个从小缺爱的人,是不是很大程度会丧失爱一个人的能力?

未必。

你缺少的只是来自外部其他人给予你的爱,这与你付出爱给予一个外部其他人无关。

你所谓的缺爱而导致丧失爱人的能力,其实是因为“缺爱”所导致的危机感,害怕在你付出爱给予另一人之后,另一人却会置之不顾,不会以相同的爱来反馈于你。

所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你内心的惧怕和担忧,其实你还是拥有爱一个人的能力。

你所能做的,就是抱有这么一种心态:从小对我所缺之爱,与我个人而言是不幸的,是悲哀的,是遗憾的,我小时候所遭遇的缺爱困境深深地折磨了我伤害了我,但是都没有问题,过去的伤痛没有将我打到,只会让我更加强大,只会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小时候自己所遭受过的悲剧绝不会让它再次发生,不管这悲剧是要降临在自身或是自身将要给以爱的那另一人。既然小时候我遭受了这个苦难,既然我至今仍对小时候的缺爱耿耿于怀,那我如今势必会以更强烈的热情更强烈的激情来回应现在愿意给予我爱的人,小时候所缺的爱,就从如今遇到的人身上来补偿吧。而我,也必将以他(她)所给予我的爱的同倍甚至数倍来爱他(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爱一个人,首先要有爱的感觉,知道什么是爱而后才能爱人!

假如你同意这个呢,那爱的感觉的源头是什么呢?

第一,父母给到孩子爱,所以孩子有了爱的感觉了!

第二,孩子感受到父母以外的他人的爱和关怀,所以孩子有了爱的感觉!

第二,没有任何成人给到孩子爱,我猜有可能你说的是这种情况哈,那我就有些好奇哈,孩子怎么知道没有人给到孩子爱呢?有对比的,对吗?比如从其他人与别的孩子互动中,发现原来那样感觉很温暖很开心很幸福,是吗?所以,只要我们不抱着父母或者谁该给我的什么什么没给到这个过去的遗憾、难受、痛苦等等不放手呢,我们就会发现爱的感觉也一样有机会获得!除非你“闭着眼睛”什么都不看,那就没有机会获得爱的感觉了!

我想说,一个刚出生、什么也干不了的婴儿,没有成人的照顾连活下来都很难,这个成人不是父母也有其他人,每个婴儿都因为有爱才能活下来,包括活下来说自己缺爱!

也许,我们曾经感受到的爱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多?可一个坚持爱就要如我期待的人,谁又愿意被这样的人爱呢?

是的,如果一个从小缺爱的人,会丧失爱一个人的能力。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心理咨询得到改善的。

爱,是一种能力。就想是海绵里的水,如果海绵想要给别人水,就要自己先吸满水。

自己有,给出去才容易。

此外,在缺乏爱的条件下,感受到别人的爱的几率也比较低。

这个道理是源自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原理。

名词解释: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该术语由弗兰克(L. K. Frank)于1939年首先明确提出,但是在此之前已经产生了利用投射技术原理编制的投射测验,如1921年的罗夏墨迹测验。此后在心理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根据心理投射的原理,当心里有爱的时候,会更容易地感受到来自别人的爱的行为、言语、表情等等。所以,通常你会很容易地感受到你喜欢的人对你的好感。同样,你也很容易地感受到你恨的人对你的敌意。

从小缺乏爱,是否就后天没有希望了哪?当然不是。

一个人对爱的理解主要源于父母,所以我们这里针对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简要地介绍一下。

其实,每个人都是在爱的环绕中长大的,只是孩子自己是否感受得到,父母对爱的表达是否可以被孩子接受。

父母的爱有多种形式,这多种形式的爱,又有多种表达方式。

就中国父母而言,可以说,中国父母是最不善于表达爱的。无论是夫妻间的爱,还是父母和子女间的爱,中国父母,通常是羞于直接表达的。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无论父母是否争吵、是否离异、是否对孩子打骂,父母都是有爱的行为表达给孩子。

而父母缺乏爱的表达,则使得孩子在获得、感受父母的爱的时候就会有所欠缺,久而久之,随着经验的叠加和泛化,使得孩子越来越难以获得爱的感受,从而产生缺乏爱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可以通过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疏导得到有效改善的。

而自己,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理解父母的爱、相信父母的爱,这样,也可以使自己储备更多的爱,来迎接、理解他人的爱,给与别人你的爱。

如果一个从小很缺爱的人,大多会发展成为两种人。

第一种,抗拒今后人生上任何人的爱,因为从小有了根深蒂固的想法,觉得爱这种奢侈的东西不是属于他〈她〉的,就会本能的排斥别人接触,别人对他〈她〉有稍微关爱的趋势。

很难有人能够进去她的心中,很难有人会值得她去爱。

第二种,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就会十分渴望爱,只要别人对她有一点点的爱,她就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对那个人也会很用心很用心,但是这样的人很容易会受到欺骗。

童年的经历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是一个人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

当你在这么问的时候,说明你可能当下遇遇到了这样的事,或者你的行为,你自己已经觉察到了。不过,从我专业的角度来说,我给你的回答是未必,为什么会说是未必呢?因为你用了“丧失”这一个词,其实不是你没有爱的能力,而是因为你没有学会怎么爱别人。因为一个人爱别人的方式,最早的时候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而我们当下的亲密关系,可能是在重复小时候和父母的关系。

接下来,我分别举在亲情和爱情当中,我们可能出现的缺爱情况,你对照一下。

你从小缺爱,你内心渴望被爱,被关怀,甚至看到其他家庭的父母对孩子关心的场景,你可能会羡慕,你会想:如果我有这样的家庭该有多好。同时你也间接学会了其他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因为你觉得这样是对的,这就是孩子所需要的。于是,你还会想象自己未来有了孩子,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然后在未来你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你会给孩子很多的爱。但你在给孩子爱的时候,其实也是给自己内心的一种补偿,因为有一个词语叫“内在小孩”,因为你的内在小孩是受过伤的,没有被爱的,所以,你在爱现实当中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等于也是在爱自己内心的小孩。这也是一种自我疗愈,慢慢的你也学会了爱别人的方式。

因为从小缺爱,没有从父母爱自己的过程当中,学到父母的语言行为和教育方式。所以有了自己的孩子时,他放错的时候,可能你对孩子指责惩罚的方式,很像自己父母当年指责自己的方式。从某种心理角度来说,我们在骂自己孩子的时候,其实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投射,我们在重复父母当年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在向自己孩子传递,你犯错是不可以的,你犯错是不被爱的,你犯错是要被指责和惩罚的。这个在心理学当中叫“爱的传递。”

同时如果你能觉察到这一点,那么你的内心会对你的父母有很多的不满和责怪,那么这个时候其实你要觉察自己,和过去做一个告别,重新学会爱的方式。

在爱情中不断的示好,其实是希望在爱情当中能够寻找到童年遗失的美好。为了寻找到这种感觉,我们会示好或者不断的去表现自己,如果对方给予正向反馈,我们会感到很开心。但如果对我们爱搭不理,我们内心就会感到很失落,很自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对自己的否定特别多。

其实有这样的心理感受,都是小时候跟父母的关系当中被训练的。比如我们小时候犯错,我们希望妈妈多爱我们一点,而妈妈对我们爱答不理,那我们内心就会产生很多不被爱的感觉,感觉自己是不好的,是不被爱的,这是一种童年的重复。

同时这种情况在婚姻当中也会出现,婚姻当中有一方过多的向对方示好。其实就是缺爱的一种表现,因为需要通过不断的向对方示好,来测试对方是否爱自己。因为从小到大体验到的不被爱的感觉实在太多了,内心有很多的不安全感,所以要不停的重复试探来满足内心安全感的缺失。

这一点跟第三点很像,可能小时候被家暴过,或者目睹过家暴,内心有很多的不安全感,这一点在女性当中体现的比较多,所以通过自己打对方的行为来试探对方是否爱自己。如果对方没有还手,那么内心就可以证明对方是爱自己的。但是这种不安全感时常会在内心里面产生,他可能会去翻另一半的手机,经常胡思乱想。

都说男人找女人是为了找妈,女人找男人是为了找爸。这样的一句话,其实体现出了一个人内心缺爱。主要表现形式是在两个人相处的过程当中,会嫌弃对方哪里做的不够好,或者希望对方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因为对方如果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的话,自己就会感到“即刻满足”,会很开心。而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就会激起他童年时不被爱的感觉,内心就会很烦躁,马上就会对对方指责批评。

其实,对对方的要求过多,就是小时候缺失的爱太多,所以希望在婚姻当中得到满足。让另一个人来当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来疗愈和满足自己内心所缺失的爱。

1、童年不被爱,对人的一生确实有影响。

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出生于今哈尔滨市富裕家庭,她9岁丧母亲,父亲续娶,继母冷漠无情,父亲残暴专制,一点小事都能骂到她浑身发抖。

缺爱的童年,使得她性格中缺乏安全感。促使她更加在 情感 、精神上对他人的依赖。

青年时期的萧红个性叛逆、内心向往自由,在 情感 上又无法真正独立。她一生中与四个男人的 情感 纠葛,只是为了想要有一个人来爱她。

第一个男人是她表哥陆振舜,为反抗包办婚姻与萧红离家出走,并与之婚外同居,后因没有收入来源,他们的生活陷入窘境中,誓言旦旦地表哥很快回归自己的家庭,和萧红断绝了往来。

第二个男人是家里给萧红选择的未婚夫汪恩甲。一开始萧红特别反抗这包办的婚姻,但汪恩甲追到北平,他们在困难的日子中相互取暖,就在一起了。

可好景不长,最后汪恩甲也因现实原因,将萧红抛弃了。尽管当时萧红还怀着孩子,可汪恩甲也没选择留下。

第三个男人,萧军。他们的相遇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萧红以为找到了爱情的归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何况从小缺爱的她,更是需要萧军的全身心付出,才能填补她内心的胆怯和孤单。对于萧军的依赖和占有欲望越来越深,以致萧军难以忍受。为此争吵变成了常态,他们的感情生活也开始亮起了红灯,2年后丢下了萧红,与另一女子双宿双飞。

最后一个男人是好友端木蕻良,或许萧红对端木并不是真感情,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一面在无端地痛恨端木的种种不是,但又一面在害怕端木会突然抛弃自己离去。沦陷时,最终端木再次抛下了萧红,独自逃亡去了。

作家三毛说过“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童年的悲惨让萧红太没有安全感,太需要呵护。从最开始的陆振舜、汪恩甲,到最浓墨重的萧军,再到端木蕻良,她的人生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只要能抓住一个她可以依赖的人,便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渴望得到爱。但现实无情,面对她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抛弃。

她满腹才华,面对自己的命运,她有勇气去抗争,但是始终把幸福寄托到他人身上,精神不能独立,灵魂不能自由,自我不能蜕变,才造成了悲情的结局。

无论何时, 爱情都不该是 情感 缺失的唯一解药,一个人必须先学会尊重自己,拥有一颗独立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智慧面对命运的任何波折。

2、没有人爱,更要学会爱自己。

前段时间热播的《都挺好》,剧中的母亲重男亲女,儿子早餐吃的是鸡蛋加牛奶,女儿只能吃泡饭。

儿子上学、 旅游 、出国,母亲卖房赞助,而女儿只能做家务、自己挣钱上学。房子卖了还得和父母挤在一个房间里。

母亲的偏心冷漠,父亲的懦弱无能,兄妹之间不公平的待遇。所有的经历告诉她,没有人会为她铺路,想要什么只能自己去争取。

命运不公,但她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更加努力,自己赚钱上学,自己养活自己,拼了命也要出人头地。

也正是她这种拼劲和善于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遇,让遇到了她人生中的贵人—老蒙。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加上高人指点,她成为企业高管,经济独立,不依赖任何人。

曾经,她跟苏家断绝关系,互不来往;

曾经,她和石天冬的感情,隔阂重重;

曾经,她觉得有些伤害这辈子都过不去;

可是最后,一路披荆斩棘的苏明玉,既收获了金钱、地位,又收获了亲情和温暖,拥有了从未想象过的幸福生活。

这一切源自她无论身处何地,但从未放弃,没有家人的爱,但我可以爱自己。

3、缺少爱的经历和滋养,不等于缺少爱的能力。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论“因为我从小没有被爱过,凭什么我要先去爱别人”。

没有得到过,就一定不能付出吗?

我们一定听说过很多,从早年经历艰难的,却心有大爱的人,如韩红等;

我们也听过,从小环境优渥却是那般的自私和残忍的人,如李天一等;

所以说, 过往的经历能够影响人,但不能决定人

明星蔡少芬,她的原生家庭很不幸,自小父母离异,她和大哥跟着母亲,自小缺乏父爱,母亲很少照顾兄妹生活日常,还嗜赌如命,欠下巨额赌债。

她15岁被迫出道挣钱,17岁参加选秀,后拍戏,给富商刘銮雄当小三,拼命赚钱只为给母亲偿还高额8000万以上的赌债。

但是尽管在这样缺爱的环境下成长,如今的蔡少芬也是一副幸福小女人的模样:无论是蔡少芬的微博,还是参加综艺节目,还是生活日常里,几乎全是赞美老公张晋之词,被大家赠送“炫夫狂魔”的称号。

同时,蔡少芬和两个女儿的感情也是极好的,经常陪女儿做手工,工作之余尽可能的多陪伴女儿,母女之间的爱溢于言表。

都说婆媳关系是天下最难处的关系,但蔡少芬和婆婆相处的极好,婆婆说张晋处的几个女朋友中,最喜欢蔡少芬,能干,直率,不摆明星架子。

所以,缺爱的人也是可以爱人的,简单把爱的无力推诿到其他人身上,既低估了自己,也高看了别人。

不管我们曾被这个世界怎样对待过,我们都有发展自己爱的能力的选择权,关键是你要知道自己要什么?爱与被爱都需要智慧,既不过度讨好,也不一味索取,即拥有爱的能力。

【诗兰说】 原生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父母也是我们不能挑选的,或许我们始终都没有办法原谅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害,但沉浸在过去的积怨中并不能改变什么。

因为从小没有得到爱,所以我更要爱自己;

因为理解不被爱的痛苦,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更要好好爱身边的人,

因为过去无法改变,所以我们更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只有放下才有可能解脱,才有机会拥抱新的人生。

对于这种情况,人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在此我仅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在一个人长时期缺少爱的呵护时,是否会让其失去爱一个人的能力的问题上,我更倾向于会影响这个人对爱和被爱的判断与接受程度,而其本身对爱一个人的能力来说,他仍是具备的,只是展现的方式不同。

在长时期缺少爱的成长环境中,会增加其叛逆,厌倦,愤怒,怀疑,破坏等一些负面情绪,因为不被爱待,所以总是感到没有存在感和价值感,但其内心的渴望被爱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只是被时间所压制住了。换言之,如果在某一刻,身边出现了一个会关心他,尊重他并愿意信任和保护他的人,此时他内心中暗藏的爱就会成倍的展现出来。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爱一个人的能力,只是受环境影响,对爱的认知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方式不同,但当时机和条件允许时,去爱一个人的勇气也会随之改变。

如果是女孩,还有更可怕的是比起丧失爱他人的能力,更可怕的是不懂的自爱。

只要遇到了一个对他稍微好一点的男生, 她可能就心甘情愿,把自己交给他了。

因为从小就没有得到父母的爱,也没得到家庭的温暖,所以当她长大以后,只要觉得别人对她好一点,她就会作践自己。

俗话说,穷养儿富养女。仔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个家庭不重视这个女儿,她长大之后就不会重视自己,不懂自爱。

越是重视女儿,这孩子长大以后,她也越会爱惜自己。

你好,我是小郑。

从小缺爱,这个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东西,因为给你爱的人是你的父母、是你的亲人、甚至你的朋友,他们是否给予你爱,这是我们不能掌控的。虽然我们的成长经历可能会很坎坷,从小的生活条件或许也会并不怎么理想,但是长大之后我们可以掌控更多的是我们的自身,从小缺爱,说起来可能更像是一种先天不足的感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去弥补,如果你觉得从小到大别人给不了你想要的爱,那是否可以从这一刻起,你把这个赋予爱的权利交还给自己。你可以对自己好一点,想买的东西就努力买,想要追求的人就努力的去追求,别人给不给我们爱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东西,但我们可以自爱,虽然说从小到大你可能得不到你想要的爱,但是现在你已经长大了,你可以爱自己,和爱自己也是爱别人的前提。

更可怕的是我们把这些丧失爱的能力归结于我们的过去,而苦苦的挣扎在以往而拒绝了进步的机会,你没有办法去决定自己的过去,但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去改变自己的未来。从小缺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你爱与被爱的能力,也因为如此很多人可能陷入了很困境,觉得我没有能力去爱别人了,我自己也得不到别人的爱,这样你就把自己陷入了一个陷阱里,觉得我没有办法再去爱别人了,其实不是,你还是可以通过给自己爱人去完善自己以前没有被满足的一些地方。

尽量不要缺爱!缺爱就是心理创伤!

为什么越缺爱的女生越没有人爱?

童年缺爱的人对恋人的迷恋和需求超过一切,甚至重于自己的生命。他们试图将自父母那里缺失的爱从恋人身上得到补偿。但显然任何人都没有义务也不可能提供家长式的无条件关爱。

所以亦步亦趋中,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当初究竟是哪些闪光点把对方给吸引了,只剩下通过“无尽的取悦”来求得对方多一点的爱。

缺爱的人容易用力过猛明明可以用三分力度解决的问题,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非得用尽全身解数,让对方招架不住,不懂得留空间和空隙,缺爱的人,在情感表达上也常常用力过猛。

马斯洛曾说过:人必须客观认识现实,在世界的浪潮里前行,才能放下幻想与偏执,成为更好的自己。

为什么越缺爱的人,越得不到爱?这三种“心理”是关键

别人救不了你,那就自己救自己

测试自己是否缺爱

测试自己缺爱的方式,具体如下:

1、是否缺乏安全感

缺爱的人通常都缺乏安全感,这一点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比如长大以后不敢一个人谈恋爱的时候对亲密关系不够信任,从小到大都不敢和他人建立比较紧密的情感联结可能是缺爱的表现。

2、是否有自卑心理

缺爱的人内心敏感脆弱,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干缺少外界的关爱和自我认同得自己比不上别人,或者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自卑心理可能会让缺爱的人性格变得更加孤僻,另外这也会让缺爱的人陷入负面情经负面情绪越来越严重,就会引起心理内耗。

其他的方面:

经常在沉默和孤独中工作,你不喜欢与人相处。你是一个工作狂,所以你的聪明才智在工作场所体现出来,专业任务给你带来巨大的快乐。你喜欢你的工作,你可以在你的职业中实现你想要的那种成就感。

你的长相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很多人都喜欢,很多人都想和你做朋友。长相很吸引人,很有个性,很特别,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得到大家的喜欢,这样你就不缺乏男性的追求,你就不缺乏幸福,生活会越来越好。你会很幸运,你会活得很快乐。这是你人生的幸福,所以这也是你强大的自尊心。

原生家庭 ① | 爱若错了,家也会伤人(内附心理测试题)

家,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称职的。他们中的有些人以「爱」为名,去控制和伤害孩子,并高举「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的旗帜,为自己辩护,给孩子心里留下了伤痕。

这些伤害,将伴随着孩子们从童年走向成年,直至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与力量,收获自由与幸福。

这本来自享誉国际的心理学大师苏珊 · 福沃德的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将是你了解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并与父母和解路上的一盏明灯。

希望在读完这本书后,你能更加了解你与父母的关系,并收获走向新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01.

什么样的父母,是有毒的父母?
在开始今天的共读前,我们要先明白一件事情—— 能够满足孩子所有情感需求的父母是不存在的,偶尔向孩子发发脾气也是正常现象 。

所以,如果你现在过得不太顺心, 请先反思自己的原因,而不是把锅全部甩给你的父母,并指责「都是因为你们!我才……」

因为,你的父母也是普通人,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而只有当他们持续且刻意地对你的生活造成伤害时,他们才能被称为「有毒」的父母。

「有毒」的父母之所以有害,是因为对于一个毫无防范,依赖父母的孩子来说,很容易觉得是自己做了「坏事」在先,才会惹得父母大发雷霆,并因此感到愧疚。

于是,他们会在成年后, 继续背负着身为不称职子女的罪恶感,并或多或少地感觉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或是一无是处 。

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一件事情—— 他们的父母,根本不值得他们的信赖!
02.

童年时的伤害,成年后的延续
38岁的戈登,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医生。他曾在妻子离开自己6年后,多次来到了作者的诊所。

在过去的6年里,他曾想方设法地挽留过妻子,却因为自己突如其来的爆发,和毫不留情的训斥而遭到了妻子的拒绝。

在和戈登的聊天里,作者发现,在戈登小的时候,每周都会因为各类小事,如,成绩不好、望做家务、言语的些微不敬等,遭到父亲的暴打。

每每此时,他的后背、双腿、胳膊、双手和屁股,都会留下一道道伤痕。

在成年后,一旦外界的压力过大,他便会肆意地向身边的人——通常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喷发。因为,他并不知道,除了训斥和殴打,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矛盾和冲突。

可见,在年幼时, 「有毒」的父母所种下如恐惧、愧疚、自责等负面种子,会在你成年后,以你想像不到的方式入侵你的生活,并伤害到你的事业、家庭或是人际关系。

如果你想要清除它们,就如同戈登想要彻底地控制住自己的暴脾气,那么, 你需要的,不仅仅是疗愈当下的伤痛,还有回顾过去,治疗你童年的伤痛。

03.

为你的心理诊个脉
在我们开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自己的心理诊个脉吧。

因为,我相信,在面对伤害时,性本善的人们往往内心挣扎,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受到了虐待,还是过于敏感。

为了方便起见,在下面的这份问卷里,你可以根据父亲或母亲任何一方的表现来作答。

  第一部分:童年时你与父母的关系

1-1 你的父母说过你很糟糕,或是一无是处之类的话吗?

1-2 你的父母体罚过你吗?

1-3 你的父母曾酗酒或吸毒吗?

1-4 你的父母曾因情感问题或身心疾病而情绪严重低迷,或是对你不闻不问吗?

1-5 你曾经因为父母糟糕的现状不得不反过来照顾他们吗?

1-6 你是否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你父母心怀怨恨,却敢怒不敢言呢?

第二部分:成年后你的生活

2-1 你觉得你和他人的关系有伤害性或是毁灭性吗?

2-2 你相信如果你与别人过于亲昵,他们就会伤害你,或者抛弃你吗?

2-3 你觉得人们会用最糟糕的方式来对待你吗?

2-4 你是否会担心别人不喜欢真实的的你呢?

2-5 你觉得弄清楚你自己的身份、感受和愿望很艰难吗?

2-6 你会无缘无故地愤怒或伤心吗?

2-7 你会觉得放松下来玩耍很困难吗?

2-8 你是否觉得你自己有时明明出于好意,行事却与你的父母如出一辙?

  第三部分:成年后你与父母的关系

3-1 你的父母还把你当小孩子看待吗?

3-2 你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大多需要先得到父母的首肯吗?

3-3 与父母在一起,或是想着与父母在一起,你会有强烈的不适吗?

3-4 与父母意见不合,你会害怕吗?

3-5 你父母会用威胁或内疚的方式来控制你吗?

3-6 你父母会用钱来控制你吗?

3-7 你认为父母的不开心,是自己的错吗?

3-8 你是否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父母的亏欠?

3-9 你是否觉得有一天,你的父母会变好?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的1/3做了肯定回答,那么请跟着我继续读下去。

因为,在这本书里, 我们将一起看到父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和把你从中解救出来的方法 ,无论现在你与父母的关系如何,是在发生冲突,还是只是在维持表面的和谐。

谁改变,谁受益。

哪怕你打从心底里认为,你的父母欠你一个道歉,但是, 你也可以从改变自己开始,来改变你和父母的关系,因为你本来就有这种勇气和能力。

也许,在与我共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忍不住去问——不是有很多书都告诉过我们,不要为了自己的问题去指责别人吗?

是的,你也要清楚——

纵使你的父母要为曾经对你的疏忽而负责,你也要为童年时的疏于防范而买单,并且,立刻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并找回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释放你的能量。

因为,直至那一刻起,你才能得到你应有的自由。

如果你在共读期间,有任何不适,你可以放慢速度,或是私信我(ID: econlovelavender),加入书语人间同名读书会,与我们一同面对。

明天,我们将开始审视不同有毒父母的行为模式,

希望在读过明天的内容后,你将能更了解你父母,和你自己。

加油!

缺乏安全感测试题,心理测试说我严重缺乏安全感,我要怎么办?

提起缺乏安全感测试题,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心理测试说我严重缺乏安全感,我要怎么办?另外,还有人想问求关于自信的心理测试题,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考试时缺乏安全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心理测试说我严重缺乏安全感,我要怎么办?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缺乏安全感测试题

1、缺乏安全感测试题:心理测试说我严重缺乏安全感,我要怎么办?

实每个人都会有不安全感的。不过你的比较强烈,可能跟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也可能和后来接触接触他人的经历有关。其实坏人不是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多的。“坏人”是相对感念。当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就会错出现谢坏人。当人与人有共同的敌人的时候,还是好人多。有防人之心就够了,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累,成心理负担就不好了。缺乏安全感、胆小的话,尽量不要一个人走夜路。在房内的话,锁好门、关好窗,准备好必要的防盗、防范措施,然后就不需要担心了。因为担心是徒劳的,倒不如开了灯、开了电视或者音响,转移一意力、壮壮胆。胆小的状态,是需要锻炼的。这是一个过程问题。自己以后总是要独立的。给自己点时间,慢慢就好了。找个男朋友,陪着自己,也许是个好方法。当然,也许你对你的男朋友也不放心、缺乏安全感。这就需要你增强自信、提高眼力、客观平静的分析和看待。有时候也可以运用阿Q精神。每个人都不是极其幸运的人,你也不是极其衰的人,不可能坏人、坏事都只找你。减轻压力,也就有了勇敢的动力。实在不行,可以找倾诉倾诉,或者心理医生一下。希望你快点乐观起来,不安全感。接受能力似乎不如周围的人,可能并不一定是不如别人聪明,只是个人有不同的接受能力,有的人接受快,而有的人属于慢热型,对一些事物开始不容易理解,但慢慢随着反而理解的深刻。不要给自己压力,要给自己打气,最是前不妨在心里喊几声加油!马斯洛安全感测试在线。

测试的东西你也信啊?学习好的考试成绩就很高吗?考点好的就一定上好大学吗》?

2、缺乏安全感测试题:求关于自信的心理测试题

下面两个都是关于团体心理测试的找一个你喜欢的吧:

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对下列题目做出“是”或“否”的回答。

1、你觉得自己经常会遇到麻烦;测试他是否缺乏安全感。

2、你觉得在众人面前讲话是很困难的;测试自己有没有安全感。

3、如果可能,你将会改变你自己的许多事情;怎么测试有没有安全感。

4、你很难做出决定;心理测试。

5、你没有许多开心的事情可做;

6、你常常感到心烦;怎样心理缺乏安全感的人。

7、你对新鲜事物的适应很慢;缺少家庭温暖的女孩性格。

8、你与你的同学相处得不好;缺乏安全感的女生性格。

9、你的家人通常不关心你的感情;

10、你常常会做出让步;

11、你的父母对你期望太多;

12、你是个很麻烦的人;

13、你的生活一团糟;

14、别人通常不听你的意见;免费测安全感。

15、你对自己的评价不高;

16、你多次有离家出走的念头;马斯洛安全感测试有用吗。

17、你常常觉得学习很烦,没有意思;

18、你认为自己不如大部分人长得漂亮;

19、你常常在众人面前欲言又止;

20、你觉得家人不理解你;

21、你不像大部分人那样讨人喜欢;

22、你常常觉得你家里的人好像是在督促你;

23、你常常对你所做的事情感到失望;安全感缺失测试。

24、你常常希望你是另外一个人;测试什么八字缺乏安全感。

25、你是不能被人依靠的。评分规则:

每题回答“是”记0分,回答“否”记1分。各题得分相加,然后乘上4即为你的总分。你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50分以下:说明你很自卑;

50~70分:说明你自信程度较低,有些自卑;

70~80分:说明你自信程度正常,无自卑;

80分以上:说明你自信程度较高或过于自信。

答案供参考还有一个:1.一旦你下了决心,就算没有人赞同,你仍会坚持做到底吗?A.是B.否

2.参加晚宴时,即使很想上洗手间,你也会忍着直到宴会结束吗?A.是B.否

考试时缺乏安全感

3.如果想买性感,你会尽量邮购,而不亲自到店里去吗?A.是B.否

4.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招人喜欢的人吗?A.是B.否

5.如果店员的服务态度不好,你会告诉他们的经理吗?A.是B.否

6.你不常欣赏自己的照片吗?A.是B.否

7.别人批评你,你会觉得难过吗?A.是B.否

8.你很少对人说出你真正的意见吗?A.是B.否

9.对别人的赞美,你持怀疑的态度吗?A.是B.否安全感评估测试。

10.你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吗?A.是B.否缺乏安全感9大特征。

11你的个性强吗?A.是B.否

12.在聚会上,只有你一个人穿得不正式,你会感到不自在吗?A.是B.否安全感测验。

13.你有幽默感吗?A.是B.否

14.目前的工作是你的专长吗?A.是B.否

15.你懂得服装搭配吗?A.是B.否原生家庭心理测试题免费。

16.危急时,你很镇静吗?A.是B.否

17.你与别人合作愉快吗?A.是B.否

18.买衣服前你通常先听取别人的意见吗?A.是B.否

19.你经常希望自己长得像某某人吗?A.是B.否

20.你认为自己有魅力吗?A.是B.否

21你为了不使他人难过,而放弃自己喜欢傲的事吗?A.是B.否落地窗心理测试。

22.你会为了讨好别人而打扮吗?A.是B.否

23.你勉强自己做许多不愿意做的事吗?A.是B.否

24.你任由他人来支配你的生活吗?A.是B.否社交恐惧症自测表。

25.你认为你的优点比缺点多吗?A.是B.否

26.你经常跟人说抱歉吗,即使在不是你错的情况下?A.是B.否

27.如果在非故意的情况下伤了别人的心,你会难过吗?A.是B.否

28.你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吗?A.是B.否

29.在聚会上,你经常等别人先跟你打招呼吗?A.是B.否马斯洛安全感。

30.你每天照镜子超过三次吗?A.是B.否

评分标准及结论分析:

根据以下分值计算出你的得分:

1.A→1B→O2.A→OB→13.A→OB→14.A→1B→O5.A→1B→O

6.A→OB→17.A→OB→18.A→OB→19.A→OB→.A→OB→1如何测试自己有没有安全感。

11.A-1B→.A→OB→.A→1B→.A→1B→.A→1B→O

16.A→1B→.A→1B→.A→OB→.A→OB→.A→1B→O马斯洛安全感量表。

→OB→.A→OB→.A→OB→.A→OB→.A→1B→O马斯洛需求测试。

26.A→OB→.A→OB→.A→OB→.A→OB→.A→OB→1

如果你得分在22-30分之间,别人可能会认为你很自大狂傲,甚至气焰太胜。你不妨在别人面前谦虚一点,这样人缘才会好。怎么测安全感。

如果你的得分在15-21分之间,说明你对自己自信心十足,明白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清楚自己的缺点。

如果你的得分在8-14分之间,说明你对自己颇有自信,但是你仍或多或少缺乏安全感,对自己产生怀疑。你不妨提醒自己,在优点和长处各方面并不输给别人,特别强调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如果你的得分在8分以下,说明你对自己显然不是特别有信心。你过于谦虚和自我压抑,因此经常受人支配。从现在起你尽量不要去想自己的弱点,多拿自己好的一面去衡量;先学会看重自己,别人才会真正看重你。

以上就是与心理测试说我严重缺乏安全感,我要怎么办?相关内容,是关于心理测试说我严重缺乏安全感,我要怎么办?的分享。看完缺乏安全感测试题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全文